大家谈自律、自控力的时候,经常提到延迟满足。但我越来越觉得,延迟满足是个伪命题。即使为了长远目标,能做到延迟满足的,也是极少数人。就拿微博写作来说,如果:

1.坚持写一年,没人点赞、没人评论。

2.和大V互动,从来没有大V回复过。

3.加了很多群,但从不发言,是个小透明。

遇到这种情况,能不能坚持下去?换做是我,肯定要放弃的。虽然知道写作很重要、树立品牌很重要,即使再多人告诉我“坚持就是胜利”,我也坚持不下去,为什么?

因为看不到希望啊,我会反复质疑:这么坚持到底对不对,会不会有结果,什么时候有结果?微博到底适不适合我?

前几年我写公主号、投条,就是因为没有反馈、没有希望而放弃的。正确的做事方式应该是:

1.目标明确很重要。这反而是最简单的,大家都知道写作重要,但后面几点才能确保成功。

2.分解成细小的flag。比如一个月涨1000粉丝,每天发2篇文章、5个回复。

3.内部及时反馈。你的每个文章都有数据分析:阅读量、转评赞等等,这样才知道如何调整,更有信心。

4.外部有人帮忙。上一点是自己分析,最好能有旁观者,和你一起讨论,哪里做得好,哪里不好,这样提高更快。

这才是成事的靠谱路径,只喊“延迟满足”,就像让一个人在黑夜中前行,没有路灯、没有方向,迷路是小事,掉到坑里就麻烦了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