坐标上海视角:月薪4万,不算年终奖,年薪不到50万;这个薪酬差不多是一个大厂PM或者中小公司总监的薪酬;在其他领域,比如律所、基金、证券等行业不好把控,因为收入主要受年终奖浮动影响;高校教师,除了极少数舍得花钱的比如年薪40-60万的助理教授一般会给到(很难,要求TOP5期刊或者国家自科/社科基金),特殊引进人才除外:OAKY ,进入正题:

如果不聚焦,毫无意义,即便上海,每个人的体验都会大不相同;理想之城的情况:如果你已经有了一定积累比如房产具备,车位车牌已okay,子女无忧,甚至还有父母帮衬,那么这个收入可以过得比较体面和舒服,每月吃穿用度之外,节省2万左右还是很轻松的,这个钱可以投资理财也可以每个季度安排一次高质量的国内外旅行;

平时周末自助、西餐、江浙沪周边游衣食住行都有一定的品质保证,偶尔国金、新天地或者奥特莱斯扫货奢侈品问题不大,可以成为中产眼中的标杆生活;但绝怼谈不上所谓高质量生活,和大富大贵~也许金融新贵在新荣记、逸龙阁一餐的消费就是1-2个月的工资,没有可比性~

在以上假定基础上,接下里每一项条件的附加都是对生活质量的削弱,比如子女教育,这是一项巨额投入,还不算学区房这个人间bug;比如父母养老医疗病患支出,无法避免;比如房产未定,处于负担房贷甚至处于攒首付的阶段,那么这4万月薪除了多一点的底气安全感之外,同样会让人倍感焦虑,没有实质的安全感;毕竟4万月薪也不是那么好拿的,加班成狗,环境复杂,工作压力巨大;

综合考虑上海市区、郊区(其实这个划分极为不科学,郊区的很多别墅区秒杀所谓市中心“上只角”),按照500万的购房标准来看,首付要攒到150万左右,20年还款350万加利息,平均每年17.5万,每月还贷1.5万左右,同时负担日常开销,及以上所有子女、父母等可能潜在因素,最关键的在于月薪4万虽然普遍,但红利期有限,不能保证在未来20年内都有这个薪资,不能保证行业变革、不能保证35岁危机,更不能保证生病意外……太多……

借用@万能的大熊 的话 :在北京,如果北京本地人月薪五千生活的比你年入50W还爽……
听起来不可思议,但却是人间真实呀

毕竟即便上海,薪资1万是道坎,2万是道坎,4万也是道坎,有时你的薪资并不真实反映你的实际能力和竞争力~特别是互联网大厂,为了人才资源宁愿多花价钱为额外薪酬买单,也不愿意让潜在的人才流入对家公司;但是残酷期来临的时候,丝毫不会手软~所以,千万不要迷惑沉醉~

这种问题越聚焦实例越有观感,如果生活在小县城,一年收入就是一套小别墅,绝对是大爷级别;然而,城市化进程的今天,各种资源加剧向核心城市聚拢,月薪4万的收入也是硕大城市体系中的一颗螺丝钉,相对于全部其他城市或者均线水平,显得很高,实则如人饮水冷暖自知!

活着,本就不容易!很早之前,记得看过篇帖子说上海有对夫妻早早躺平,不工作,不社交,除了水电煤和有线电视,其他一概费用不花,月均消费几百元,平时的奢侈消费也就是茶叶和夏天的西瓜,依然过得乐呵呵;

前提是,人家上海已经落地几套房产,这些年,即便躺平也跑赢了通胀率和各种基金大神,一套早期的房产投资,就相当于一台印钞机,绝对正向复利且保值不回撤!所以,月薪4万,离开诸多条件谈感觉,每个人都是一个精彩的故事 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