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要“炫技式”写作,这是很多专业高手容易犯的错误,总想告诉读者一些“不知道的知识”,结果把读者吓跑了。这里举个例子:
昨天有一位人工智能的作者交样章,用了1万字讲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,在这过程中提到相关领域的专家,又把专家介绍了一通。
读完以后感觉读者太渊博了,啥都知道!但是且慢:你这个书是干嘛的?是讲技术让读者提高能力的,要解决工作中的问题。
可他说的这些历史、掌故,即使都背下来也不能干活啊。当时的定位,是讲人工智能的算法,应该如何编程实现,这才是书的核心,结果他老人家写了1万字还没进入主题。
这就是问题所在了:
1.如果写工具书,教别人技能的,那就围绕“解决现实中的问题”进行,朴实无华的讲清楚,这本书就成功了。所有其他边边角角的知识,尽量少讲,属于跑题内容。
2.如果写科普书,让人开眼界的,可以讲周边。但科普书的写作要求比工具书高得多。面向的是外行,让外行感兴趣,简单的平铺直叙读者看着无趣是不行的。
这两种书是完全不同的写作要求,在初期就要定位好,千万别想到哪写到哪,最后变成四不像。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