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别人写的小破事,都那么有趣?自己刻骨铭心的经历却寡然无味?这其实是写作顺序搞错了。正确的写作顺序应该是这样的。

1.先写出结尾的观点。
观点是故事的核心。它决定了故事中的一切。但要写的每件事情都可以引申出很多观点。如果目标都没明确,要写出好故事那得全靠运气了。所以,第一步就应该先把观点用一句话写出来。

比如,昨天有一位学员提交了一篇文章。内容讲述了出租车司机提醒环卫大妈,扫把丢了。事情很小,但可以表达的观点很多。第一,勿以善小而不为,帮助虽小,但也是善意的表现。第二,只要不涉及太多付出,大家都愿意助人为乐。第三,人的刻板印象,原来出租车司机也有好人。

2.再挑选合适的素材
观点确定够,就需要挑选合适的素材。不同的观点代表了不同的角度。同一件事情以不同角度来看,就形成了不同的素材。这样,写出来的内容就完全不同。

比如,如果选择人的刻板印象,那我就是主角,出租车司机是配角,内容是关于我的观念改变。如果是选择“勿以善小而不为”,那出租车司机是主角,环卫大妈是配角,内容是“司机提醒扫把丢失,大妈表示感谢”。

3.刻画细节,凸显冲突
有了素材,就得补充细节。细节用来凸显冲突。冲突至关重用。它不仅表达观点,还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。如果没有冲突,故事就平淡如水了。所以,有了素材,再补充细节。

比如,为了表达我对出租车司机的刻板印象,就应该描写我对司机负面的感受。例如,司机胡子拉碴,总是偷偷打量我,想着套路我,确定我是否路熟。

4.最后写开头,铺垫背景
每个好故事的开头都需要交代背景。背景直接决定了冲突的强烈程度度。它和观点形成的反差越大,越容易打动读者。

比如,为了烘托我对出租车司机的刻板印象,在开头罗列大家都深恶痛绝的各种恶习,如挑客、宰客、绕路、不打表。有了这个铺垫,很容易唤起大家的过往感受。

所以,好的故事应该倒着写。先确定结尾观点,然后挑选素材、刻画细节,最后补充开头铺垫。这样才能清晰的表达我们的观点,做到有的放矢,感染读者。遇到我们想写的事,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